一门五帝:他韬光养晦,一生堪称传奇

发布:武汉新闻网

一门五帝:他韬光养晦,一生堪称传奇 搜163 http://www.so163.cn

说汗青,就不能不说唐朝,而说唐朝,就不能说那个“一门五帝”的唐睿宗李旦。说李旦“一门五帝”,确实是表述一个史实。在所有的中国帝王傍边,有做过皇帝的父亲者并不稀奇,年夜多半皇帝的父亲也是皇帝;然则,同时又拥有一个也做过皇帝的母亲就不多了。父母都做过皇帝的,汗青上只有唐朝的睿宗皇帝和中宗皇帝兄弟俩。睿宗加倍与众不合的是,他的三个哥哥(均武则天所生)都被立过皇太子,年长的两位都没能够登位;他本身的儿子中也是长子与帝位无缘,最终是三郎继位做了皇帝,即玄宗李隆基。父亲是皇帝(高宗李治),母亲也是皇帝(武则天),一个哥哥是皇帝(中宗李显),本身是皇帝(睿宗),儿子也是皇帝(玄宗李隆基),是为“一门五帝”;睿宗本人和哥哥李显一样,固然都是两度即位称帝,但与哥哥不合的是,他的儿子也是皇帝,因此,李旦堪称中国汗青上唯一一位“六味地黄丸”。

麻城教育网 http://www.machengedu.cn/

唐睿宗李旦,少年时,名李旭轮,是高宗李治的第八子(武氏幼子),中宗李显同母弟。李旦这一生,充溢着曲折诡谲,却也不失荣华:他两度即位,三让天下(此中两次让帝位,一次让皇太子位),皇帝也做了八年。 搜163 http://www.so163.cn

在那个宗室往往遭遇杀身之祸的艰屯之际,睿宗能够自保安全并得以善终,用《旧唐书·睿宗纪》的话说:“自则天初临朝及革命之际,王室屡有变故,帝(睿宗)每恭俭退让,竟免于祸。”李旦在躲避政治斗争旋涡的冲击时,具有寻凡人不曾具备的高超本领,这阐明睿宗确有过人之处。 搜163 http://www.so163.cn

李旦生于长安蓬莱宫含凉殿,六个月年夜的时候就被封殷王,遥领冀州年夜都督、单于年夜都护、右金吾卫年夜将军。史书说“谦恭孝友,勤学,工草隶,尤爱翰墨训诂之书”,看起来,若生在本日,也是学霸一类的人物。乾封元年(公元666年),改封为豫王。总章二年(公元669年),改封冀王。这一年,他把本身名字傍边的“旭”字去失落了。上元二年(公元675年),改封相王,并封右卫年夜将军。永隆二年(公元681年),改名为“旦”,改封豫王。

一折特卖 http://m.1ytm.cn

睿宗李旦最有名的照样他三让天下的典故,固然让了天下,失去了皇帝那至高无上的尊荣,但他若无此举,莫说是当皇帝,就算是齐家保身也是困难。睿宗是在嗣圣元年(公元684年)春二月七日,第一次让出帝位,这是其父高宗皇帝死后的第二年,他代替了李显,此时的李旦才二十二岁。景云元年(公元710年),唐中宗李显死后,他于昔时六月二十四日,武汉新闻网www.wh-edu.cn,代替中宗遗子少帝李重茂,第二次即位。

先看李旦的第一次即位:武则天在洛阳宫中,将登位不到两个月的李显破除。第二天,作为武则天幼子的李旦便荣登年夜宝。李旦继位后,王妃刘氏被立为皇后,长子永平郡王被立为皇太子,年号为“文明”,并年夜赦天下。但除此之外,他什么都不能做,只是个傀儡,不能上殿听政,不能居于正殿,更不能对太后武则天说“不”,国家年夜事,都是母后说了算。同年,武则天改元“光宅”等,一年换用三个年号,从这里,我们就能看出,武则天对朝政翻手为云,覆手为雨的掌控。随后,徐敬业扬州叛乱和宗室越王起兵,给了她杀鸡儆猴的机会。武则天为防激变,在拔除异己的同时,假意还政,麻痹李唐宗室及忠于李唐的年夜臣警惕之心。

垂拱二年(公元686年)正月,武则天迫于舆论压力,下诏还政于帝。李旦深知此中好坏关系,为求自保,决不合意,武则天得以继承把持朝政。为表示对皇帝的尊崇,武则天将李旦的几个儿子都封为王。却把实权牢牢抓在本技艺中,国家政治事务全由武氏一人专决,李旦实际上是个傀儡皇帝。

永昌元年(公元689年),武则天开始使用周历。同时,改元为载初(公元689年)。这一年,武则天开始使用了本身的新名字--曌。从此,为了避讳,宣布的诏书就改称“制书”。为了共同武则天,不久有数万人上表请愿,哀求武则天改朝换代。其时,宗室和朝廷年夜臣中的否决派,纷繁遭杀戮和灭门,武则天已势弗成挡。因此,李旦上表哀求武则天登上年夜宝,并自请改姓为武,由皇帝降为皇嗣。其具仪一比皇太子,然则没有皇太子的名分。此举固然窝囊,但却让他得以保身。睿宗第一次即位后的一让天下,就这样完成了。其成果是他的母亲成了中国汗青上唯一一个女皇帝。

作为皇嗣的李旦,日子过得也不那么平稳。不知什么原因,李旦被武则天宠信的宫婢韦甲鱼儿构陷。韦甲鱼儿密告,李旦的两个妃子刘氏与窦氏行厌蛊妖法,诅咒武则天。成果,在长命二年(公元693年)正月初二,刘氏与窦氏进宫朝见武则天之后,就被处死,机密地埋在宫中,无人知道她们的下落。李旦再次登位以后,对二人都是招魂而葬。对付两个妃子的突然失踪,皇嗣也不敢发问,在母后面前,泰然自若,似乎从来没有什么事发生。隐忍自处,以保全身家性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