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848.86米!珠峰身高有了更精确的“中国答案”

发布:长江网

  长江网12月8日讯(首席记者杨佳峰)“令人振奋,着实不容易。”8日下午,参与珠峰高程测量的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教授陈刚获悉中尼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——8848.86米后,兴奋地告诉长江网记者,8848.86米的海拔高程是珠峰的最新身高,也是中国给出的最精确的“中国答案”。他表示,地球之巅有了更精确的“中国答案”,答案来源于中国珠峰测量登山队艰苦卓绝的努力。 搜163 http://www.so163.cn

  8名队员登顶珠峰。陈刚提供 武汉新闻网 http://www.wh-edu.cn/

  两名武汉校友珠峰顶测高程

搜163 http://www.so163.cn

  陈刚介绍,今年5月27日11时,2020年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成功登上珠峰顶峰。8名登顶队员中,次落和袁复栋都是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校友。他们历时150分钟完成顶峰测量任务,获取基础测量数据,为珠峰新高度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。他们还创造了一项“国人在珠峰峰顶停留时间最长”新纪录——连续在珠峰顶峰待了150分钟。

BBTI论文 http://www.bbti.cc

  60年前,中国人第一次站上世界之巅,也是人类首次从珠峰北坡登顶。今年这一次,担任登山队队长的次落,22年前曾成功登顶,是我国登顶珠峰的第一位在校大学生。12年前曾把奥运会火炬送上珠峰的袁复栋,这次又成为我国登顶珠峰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。 麻城教育网 http://www.machengedu.cn/

  陈刚今年48岁,是这次登山队中年龄最大的,主要承担测绘任务。1月12日,陈刚离汉赴京集训,再回到武汉已是5个月之后。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,陈刚对武汉亲人格外牵挂。正在备战高考的儿子与他视频连线时,父子相约一起练体能,翻过眼前的“山峰”。“武汉人没有消沉,这反过来也鼓舞了我攀登珠峰的勇气。”陈刚回忆说。

  陈刚在攀登珠峰中。陈刚提供

  西方人曾经预言:想从北坡攀登这座“连飞鸟也无法逾越的山峰”几乎是不可能的。1852年,一群英国人初次测量出珠穆朗玛峰高度。此后的100多年间,珠峰测量数据一直被外国的“测量权威”垄断。

  今年5月26日,原定的12名冲顶队员调整为8名,陈刚遗憾地止步于距离峰顶8000米处。此次登顶三次折返,波折不断,听闻成功登顶的消息,尤其是中国人测量的珠峰高程,陈刚感慨:“没有中国人登不上的山峰,没有中国人民战胜不了的困难。”

  据悉,此次登山队从北坡登顶,是继1975年、2005年后,我国第三次对珠峰进行实地高程测量。

  登顶测量经历了3次冲顶

  “外界都关心我能不能登顶,可我关心的是能否精确地测到各项数据!”虽然没能成功登顶珠峰,陈刚依然完成了大量测量任务,随后还参与了珠峰测量数据的分析、处理与检核,和国内的测绘专家一起揭秘珠峰的最新“身高”。

  陈刚与珠峰结缘始于2012年。2012年是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建校60周年,地大登山队出征珠峰,陈刚是随队科考队员。在实地踏勘代号“Ⅲ7 ”的珠峰测量控制点时,科考队在山壁的夹缝中发现了一个“漂流瓶”。这个玻璃罐头瓶子里留有一张已炭化的纸条,字迹可辨,是2005年珠峰测量时,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留下的。

  2019年10月,陈刚应邀兼任国测一大队副总工程师,任期一年,参与测量珠峰“新身高”。今年1月12日,陈刚从武汉出发抵达北京,之后的3个多月里,他分别在怀柔国家登山训练基地、西藏羊八井高山训练基地和珠峰进行训练,有段时间要背着9公斤的重力仪上下走22公里。他是整支队伍里年龄最大的队员,但他在体能、力量和攀登技术训练中所展现出来的良好状态,不输于30岁左右的队员们。

 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在珠峰山腰补充能量。陈刚提供

  “没想到这次登山并不顺利,3次冲顶,大家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才完成了任务。”陈刚回忆,他在这座世界最高峰上停留了52天,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。

  陈刚所说的3次冲顶是:

  ——4月5日,登山队抵达珠穆朗玛峰大本营,计划于5月12日登顶。因天气原因,5月9日,登山队从海拔6500米的营地下撤休整。

  ——5月21日,由于持续强降雪,未能打通至顶峰的攀登路线,原定22日登上珠峰顶峰的计划未能实现,登山队再次撤回营地休整。

  ——5月24日,登山队再次冲顶珠峰,遭遇了大风。陈刚由于前两次体力透支,加上天气恶劣,只能驻守在C2营地,就地展开测量,负责顶峰下撤接应工作。5月27日11时,登山队8名队员成功登上珠峰顶峰。

  “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再去登珠峰。”当时,刚刚从珠峰下撤到大本营的陈刚,在连线时这样告诉记者。

  从珠峰大本营出发前,参与珠峰高程测量的地大校友团队成员合影。

19岁小伙身高1.8米不喜反忧?本来他有这种症状

长江网5月24日讯(记者毛茵) 19岁的小伙子身高1.8米,在许多人羡慕的眼光中,小苏却因为长高而慌了神,上周就诊后才明白问题出在哪儿。华中科技年夜…

喊着“武汉加油”,地年夜校友再出发,22日冲顶珠峰

2020珠峰高程测量再次向珠穆朗玛峰巅峰冲击 通讯员李铭 摄 长江网5月16日讯(记者杨佳峰 通讯员何鹏飞) “武汉加油”“地年夜必胜”,5月16日14时,2…

地年夜党委布告、校长致信为2020珠峰测量12名校友鼓劲

长江网5月15日讯(记者杨佳峰 通讯员陈华文) 13日,中国地质年夜学(武汉)党委布告黄晓玫、校长王焰新致信2020珠峰测量校友甲鱼队,勉励12名地年夜校…

市委宣讲团走进武汉农业集团,落实重点项目,推动现代农

长江网12月3日讯(记者胡毅 通讯员胡伟) 12月2日上午,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市委宣讲团走进武汉农业集团,市委宣讲团成员、华中农业大…

筹集6万个工作岗位,中国车谷六大人才工程保障大学生就业

14所知名高校代表驻足观看东风技术中心“汽车黑科技”。 记者邓志鹏 摄 长江网12月3日讯 3日上午,武汉经开区举办校企对接洽谈会,来自中国海洋大学…

市委宣讲团走进武汉地方志办公室,积极谋划好武汉地方志

长江网12月3日讯(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黄红萍) 12月2日上午,市委宣讲团成员、中共武汉市委党校法学教研部教授周昕走进武汉地方志办公室,为全体在…

点击阅读更多武汉新闻